紫胶厂活性污泥呈现“细状”(絮体细小、结构松散)通常反映污泥活性差或处于非健康状态,而非完全“死亡”。以下是具体分析与应对建议:
一、污泥“细状”的成因判断
1. 污泥活性差的表现
絮体细小:活性良好的污泥应形成较大、密实的絮体(直径0.1~0.5mm)。若絮体细碎、分散,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:
低负荷运行(F/M比过低):长期营养不足(如BOD∶N∶P失衡),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阶段,絮体因缺乏胞外聚合物(EPS)而解体。
溶解氧(DO)不足:曝气不足导致部分区域缺氧,丝状菌或游离菌过度繁殖,破坏絮体结构。
毒性物质抑制:紫胶废水中含树脂、胶质、溶剂等难降解/毒性物质,抑制微生物活性,阻碍絮体形成。
污泥老化:污泥停留时间(SRT)过长,微生物代谢活性下降,絮体因自溶而变细。
2. 污泥“死亡”的典型特征
颜色发黑:严重缺氧或中毒时,污泥因硫化亚铁生成而变黑,并伴随浓烈腐臭味。